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”。3月30日下午,合作经济学院举行“农·收获之旅”校园垄地启用仪式。学院全体教师和合苗班、合院小家等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合作经济学院院长张西华现场宣布启用“农·收获之旅”校园垄地。他为大家解析了农耕文化的基因图谱,重点阐释了躬身乐道、耕读传家、凿饮耕食等农耕文化理念,并在现场做了种植示范,指导大家学习整修垄沟、顺沟播种、覆土镇压等基本农耕技能。他希望,全院师生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坚持为农服务初心使命,切实把农耕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,不断提升育人工作水平。
活动现场,师生一起兴致勃勃地进行耕犁翻土、耙耱平整、摇耧播种等传统农耕劳作,将黄瓜、丝瓜、茄子、辣椒等近200颗种苗全部种到了垄地中,现场师生共同劳作的场面热火朝天,大家都期待着来日获得大丰收。春播过程中,学院成立了种植小组,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,分别认领一块“责任田”,全程负责垄地的播种和管理,实现“田块到组”、“种苗到人”,确保校园垄地全面发挥育人作用。
“农·收获之旅”校园垄地,共占地400平方,不仅是合作经济学院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也是专业实训基地。校园垄地的启用,是推进学院劳动教育常态化的具体行动,也是学院助力绿色学校建设的重点举措。通过开展劳动实践和农耕体验活动,引导涉农学子从课堂走向田地,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农耕文化,培育学农、爱农、务农的情怀,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。